教育心理學 第四週 公開發表

林青欣
Oct 21, 2020

--

一、主題:柯伯格道德發展理論

二、重點摘要

(一)前習俗道德期( preconventional morality )

此時期的道德思辨主要在自我的關注,以7–10歲之間的孩子為代表。

(二)習俗道德期(conventional morality)

此時期道德觀反映出個體對社會規則的內化,以10–16歲的青少年為代表。

(三)後習俗道德期( postconventional morality)

此時期的對錯取決於普世價值,基於內化的道德絕對感。較少人達到此時期。

三、與生活的連結

我以一篇探討「安樂死」的文章,並以柯伯格道德發展理論為依據。在傳統台灣社會,死亡一直是個禁忌的話題,如今現代有些人對「怎麼走」有更不一樣的想法。例如,辦生前告別式、鼓吹安樂死立法。對於「生命權」和「自主權」都對生死有不一樣的觀點。

安樂死在台灣尚無法通過

以柯伯格道德三期六階段的概念來分析無法通過原因:

首先,我認為華人的儒家思想 — 孝道也是反對安樂死的原因之一。當面臨長輩在病痛之苦下,子女常常捨不得,不斷讓長輩嘗試新藥物、手術等等以延長生命,更別說讓長輩接受安樂死。若真的安樂死,恐怕只會被冠上「不孝子」但罵名,屬於習俗道德期的人際和諧導向。

再者,我認為生命權對大眾來說至高無上,恰好與安樂死放棄生命權相反,普遍認為即使病患狀況再不樂觀,也不能剝奪他的生命權,屬於後習俗道德期的道德普遍原則導向。

最後,假設最後安樂死在台灣通過,當實際執行最可能碰到的問題 — 多數醫護人員不願成為結束他人生命的執行者。醫師的職責是維護病人的健康,而非結束病人的生命,有違醫學倫理。

四、小組交流與反饋

當我們站在一個客觀者的角度去看待安樂死,可能會覺得這是一種讓病患有「尊嚴」離開的方式,自己選擇去留,而不是讓生命最後的決定權交給別人。不用再做無盡的藥物治療,對病患來說可能是一種解脫。然而,當我們是病患的家屬,我們真的有辦法這麼理性嗎?就像在教育心理學課堂上看的影片,鐵軌的一端是一位自己的親友,另一端是五位陌生人,會選擇讓火車衝向哪方?當道德遇上親情更是讓人難以抉擇,我覺得正因為人並非全然理性,安樂死這個議題才會有這麼多不同的觀點,也值得我們去好好思考。

如果大家對安樂死議題想深入了解,我還推薦電影 — 我就是要你好好的me before you

--

--